状如伤寒,谓发热憎寒也。若误汗之,肾水虚竭,故骨痛恶寒无汗,心烦目晕也;脾土过燥,不守常化,故程知曰:此言动气不可发汗也。
程应旄曰:伤食恶食,故不欲食,与不能食者自别。故咳而小便利,若失小便者,是肾中阳虚也,发汗则阳气益亡,故厥冷。
相乘之脉为正气虚,随我所虚而乘及之之谓也。温针动火邪,则发热甚。
今小便复利,而大汗出,下利清谷,脉微欲绝者,是外之阳虚,不能固护;内之阴寒,独盛于中,内真寒而外假热也。言诊者,诚能以诸平脉准诸不平之脉,则凡太过不及之差,呼吸尺寸之乖,莫不了然于心手之间,而无稍差谬。
今脉浮而涩,胃阳实也,则为胃气强,脾阴亦虚也。人病恐怖者,阳神不足也,阳不足则恐,神不足则怖,恐则血随气下,故面白脱色不润泽也;怖则气随神乱,故脉形如循丝累累然而乱也。
李□曰:上节云责其极虚,此又云实何也?不但风病,发汗过多则痉,即寒湿相抟之病,发汗过多亦痉也。